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Comments.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Comments. Show all posts

Thursday, April 16, 2009

Tipping Point

My gut feeling is that we're now very close to the tipping point - watch out.

Tuesday, April 7, 2009

大快活

辦公室樓下就是大快活,不需五分鐘便走到。早餐款式不錯,午飯咖喱亦可,但今天所點的鰻魚雞塊卻難以下嚥,情況差至本人需要寫一篇博客文章來描述之。

雞塊和鰻魚雖不甚可口,問題卻也不大,精彩之處還在白飯:色澤暗黑、每粒飯硬如沙粒,但數百粒米飯卻能像膠水般黏在一起。稍有不察,則以為自己是一條狗在沙中取食矣。燒汁若隱若現,除顏色稍有不同外,放入口中味道和白飯無異。最後本人唯有壓抑愛惜食物之心,把整盒飯拋棄之。

若為股票分析員,則憑這次經驗足可把其列為「沽售」評級矣。作為中式食店,白飯竟可淪落至此,而食店卻可屹立至今,真乃咄咄怪事哉。

Tuesday, March 31, 2009

貨幣互換協議

中國正在利用其貿易的力量,加速和各國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值得留意。我暫時忙於工作,未能抽空作分析,但驟眼看來協議應有以下作用:
  • 作為貿易去美元化的第一步,減低其受美元貶值的影響
  • 以扣扣相連的方式鞏固人民幣地位
  • 在人民幣完全封閉和自由兌換之間走出另一條路
  • 團結新興市場,作為和發達國家討價還價的本錢
隨著這些雙邊協議的擴張,人民幣實際上已經逐步進行有限度的自由兌換,只是對手並非和主要貨幣而已。先從側面削弱主要貨幣在世界貿易的影響,再提出改變國際金融秩序,這個做法是聰明的。事實上,中國還沒有實力和發達國家直接抗衡,還是韜光養晦的好。



DJ 中國和阿根廷簽署了人民幣700億元雙邊貨幣互換協議-新華社
【阿斯達克財經網 - ‎2009 年 3 月 31 日】

[新聞]中國與印尼達貨幣互換協議
【香港新浪網 - ‎2009年3月23日‎】
(...一千億元人民幣/一百七十五萬億印尼盧比..)

中國大陸與日本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
【大紀元3月28日訊】

中國貨幣互換擴至東歐
【香港商报 - ‎2009年3月11日‎】
(...200億元人民幣(8萬億白俄羅斯盧布)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

中國人民銀行與馬來西亞國民銀行簽貨幣互換協議
【2009年2月8日】
(...該協議互換規模為800億元人民幣/400億林吉特。協議實施有效期3年...)

香港金管局和中國央行簽署貨幣互換協議
2009年1月20日
(...已簽訂規模不超過人民幣2000億元(292億美元)的貨幣互換協議﹐為期三年...)

中國人民銀行和南韓銀行簽署雙邊貨幣互換協議
【新華網北京12月12日電 】
(...宣佈簽署一個規模為1800億元人民幣/38萬億韓元的雙邊貨幣互換協議...)

Tuesday, March 24, 2009

Geithner's Plan

Disclaimer: my views here may be simple, naive or even plain wrong. I'm not an economist. Feel free to let me know if you think any of these is inaccurate. Thanks.


US Treasury announced the plan to unfreeze toxic asset from the banks' balance sheets. There are millions of web sites talking about how the plan works so I am not going to reiterate that. However I do a few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plan.

Who are eligible for participating in the plan? If I were the proprietary trading desk at Citibank, could I pay like 95 cents for a dollar of those risky assets on my own balance sheet? After all, I only need to put up some money upfront and the money I receive from the government is essentially free.

Okay, the regulator is not stupid so the scenario above is not going to happen. Let's say I were a hedge fund holding 100 million shares of Citibank. Can I set up an investment vehicle and bid up the risky asset, hoping that my bid would dramatically increase the balance sheet position of Citibank and boost the share price? My maximum loss is the money I paid upfront, with the potentially explosive upside on the share price.

I guess there are a number of ways to exploit the plan and get free money from the government. I am obviously not smart enough to figure out the others.

There is one statement in the plan that worries me: "Financing Is Provided Through FDIC Guarantee: If the seller accepts the purchase price....". Does that mean the banks can refuse to sell the assets if they deem the prices as "too low"? If so, then it may not be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current situation, i.e. the banks fail to recognize the loss in those toxic assets.

FDIC is going to guarantee a large portion of financing. This almost means that FDIC is putting a big part of the liquidity created by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on its balance sheet. This also means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Quantitative Easing plan announced earlier, much more money is going to be pumped into the system indirectly. Let's say I were Citibank (again) and I received real cash plus guarantees from selling the toxic assets, can I use those guarantees as bank reserves? If so then I would be able to free up the cash by selling the treasury debts used as bank reserve before. If this is true, then treasury debt prices will be depressed at least in the short run.

I think Geithner's plan will be successful in establishing a price of those toxic assets in the primary market since the motivation to create an elevated market price of these assets is big, but whether the price will hold in the secondary market is questionable. I see the secondary market as the venue to determine real market price - will you jump in to buy Citibank's shares only because you see the high price of the assets in the primary market? I guess not.

Sunday, March 15, 2009

收市競價時段發生了甚麼事?

匯豐控股在三月九日的收市競價時段時在短短三秒鐘被「質低」四元後,各界紛紛猛烈評擊這個制度,說是提供機會給大戶做市云云。但究竟在當天發生了甚麼事,卻沒有詳盡的報導。在此我希望依自己的理解討論一下。

其實這個機制的設計十分簡單,要點如下:
  1. 價格波幅不設限制
  2. 接受「限價盤」和「市價盤」。例如你可以指定以四十元買匯豐,如果收市價是四十元或以下的話,你便有機會能夠買得到(註一)。你亦可以指定以市價買匯豐,那收市價則是你買入的價錢(註二)
  3. 在 4:00:00 pm 至 4:07:59 pm,交易所會接受這兩種買賣盤;但在 4:08:00 pm - 4:09:59 pm,則只可以輸入市價盤
  4. 收市價是能夠得出最大成交股數的價錢
以下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買盤股數買盤價錢賣盤價錢賣盤股數
1000市價市價2000
2000$10$81000
1000$9$93000
5000$8$101000


用 $10 作收市價的話,則市場價有 3000 股成交(買盤 3000 股、賣盤 7000 股);用 $9 的話有 4000 股可以成交(買盤 4000 股、賣盤 6000 股);用 $8 的話則有 3000 股成交(買盤9000 股、賣盤 3000 股)。所以收市價是 $9。

如果收市前有 10000 股市價賣盤的話,變動則如下:




買盤股數買盤價錢賣盤價錢賣盤股數
1000市價市價12000
2000$10$81000
1000$9$93000
5000$8$101000

用 $10 作收市價會有 3000 股成交(買盤 3000 股、賣盤 17000 股);用 $9 的話有 4000 股可以成交(買盤 4000 股、賣盤 16000 股);用 $8 的話則有 9000 股成交(買盤9000 股、賣盤 13000 股)。收市價便會變成了 $8。

根據財華網的報導,事件經過大致如下:
  • 在 4:09:57pm 之前,市場上有最大成交股數的價錢約 $37.4
  • 這個時候有經紀輸入 471 萬的市價沽盤
  • 因為出現類似上述例子的情況,收市價變成了 $33
香港市場的報價深度有限制,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知道匯豐在每個價格有多少買賣盤,用以算出下盤之後的價格變動。我相信這一次落盤的客戶在交易中遭到的損失不少(除非這是對沖盤)。

順帶一提,譚紹興在文中所講的「以遠低於市價」排隊沽出股票,其實是頗為普遍的現象。原因是因為作為一個經紀,所關心的只是能否完成客戶的買賣盤;以低於市價賣出、高於市價買入,其實只是為了能夠完成客戶的盤。最終的價格還是收市價,除非股數太大,否則不應對收市價有太大的影響,特別是藍籌股這些流通量高的股票,影響更微。

老實說,即使取消收市競價時段,市場上仍會有「mark 價」的情況發生,只不過是提前到四時前進行罷了。畢竟這些大戶是用真金白銀在市場上買賣,用任何方法也是很難阻止的。這次港交所因為群眾壓力而臨時取消經過長時間諮詢的制度,實在損害了其公信力。再加上之前取消延長董事股份買賣期的限制,香港這個金融中心的信譽倒退不少,令人嘆息。

Sunday, March 8, 2009

談經濟

回看舊文,在上年和前年我曾經大聲疾呼美國經濟會出大事,當時全球股市還在節節上升,到後來差不多連自己也覺得自己瘋了。一段「港股直通車」的新聞令香港股市上升了一萬點,對世界各地傳來的壞消息視若無睹。特區政府在經濟環境最好的時候沒有居安思危,博命派糖來換取民望,到今年居然以「反經濟週期」作為財政預算案的口號繼續派錢催谷經濟。金管局作為監管者,在雷曼事件中竟可以靠邊站,以銀行前線職員作擋箭牌。我在想,香港政府真是瘋了。

今次的金融風暴最可怕之處是完全看不到有任何出路。美國經濟持續下滑,正在為過去的透支消費付出代價;英國的地產市道岌岌可危,過去數年增長迅速的金融業嚴重萎縮,再找不到新的產業去支持增長;其他的西歐國家面對著工業生產下跌、國外需求萎縮、旅客減少等問題;東歐的新興市場和九七年的東南亞國家相似,貨幣貶值而短期外債過多,有倒債的風險。俄羅斯和中東因油價下降而收入減少,之前大興土木的杜拜外債竟然佔國民生產總值的百份之一百五十,需要同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的阿布札比 (Abu Dhabi) 出手相救。澳洲地產市場也在下跌的軌道,央行正在減息以支撐經濟。印度引以為傲的資訊科技業,在國外需求下降的情況下亦有倒退的危險。日本迷失了這麼多年,最近又再陷入負增長。全世界的主要經濟體系中,就好像只有中國還在談增長。

在這樣的背景下,世界未來的情況會怎樣?我說知道的話是騙你的,想法倒是有一點。先組織一下,下次再談。

Sunday, February 22, 2009

時評三則

活在香港社會,我總覺得荒謬的事越來越多:

一、從新聞上看見有些大學畢業生抱怨金融海嘯下,他們就業的機會和工資下降,要求政府協助他們就業云云。就業機會和工資下降,這是全世界也在發生的事;他們憑甚麼要求政府創造就業機會給他們?一個大學生的學費只佔成本的百份之十八,其餘則由政府補貼。以每年學費四萬二千元計,三年制的學生就接受了約六十萬的資助。畢業出來社會後,自然應該貢獻社會和接受殘酷的現實。如果還有所怨言的話,應該回去學「羞」字應該怎樣寫!

這一屆畢業的人可能沒有兩年前畢業的幸運,以前我和我的同學也曾經有這個想法。在我們畢業的前一年,科網熱還沒有爆破,師兄師姐們在沒有畢業前已經得到不少大公司的聘書。到了我們這一屆便艱難得多。我自己曾於四大會計師行(當時還是五大)的其中兩間面試,有一間在完成了第二輪面試後不久便關門大吉了;而另一間則在整所大學中只有我能夠晉身最後的面試,但卻功敗垂成。結果,我畢業之後的第一份工是在大學的研究所內工作,月薪扣除強積公供款後不到一萬元。比我遲一屆畢業的同學更慘淡,因為他們所面對的是沙士!

政府要花錢幫助的應該是貧病老弱的人,派錢我從來都是反對的。我交稅給你,你再派給我幹嗎?大學生不要埋怨社會沒有給自己機會;這個社會沒有欠你甚麼,也沒有義務給你機會。這個也是我對自己的警告。

二、我不知道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作「公開諮詢」有甚麼實際作用。我肯定他在公共場合所聽到的意見有九成是相同的:派錢、振興經濟、創造就業機會,這些意見和「我阿媽是女人、你阿爸是男人」差不了多少。如果作為司長,連社會有甚麼訴求都搞不清楚的話,那你就下台好了,反正我也不清楚為甚麼本來作為特首辦公室主任的你可以坐上這個位子。所謂「公眾諮詢」分明就是因為你本身缺乏民意基礎而所做的戲,不看也罷。

三、實在不明白,為甚麼政府在大家是否還有工做也有問題的時候,會決定將六千元注入月入少於一萬元人士的強積公賬戶。這個做法除了令基金得益之外,我看不到有甚麼其他的用途。俗語謂「有強姦、無侷賭」,但偏偏強積金就是一個「侷賭」的遊戲。投資市場現正兵凶勢危:股票不斷下挫、政府債券出現泡沫、商品則只有黃金一枝獨秀。雖說強積金是長線投資,但以現在的環境來說,這九十億應該有更好的用途。加強社會安全網、補助食物銀行、提高生果金如何?

Wednesday, January 14, 2009

奧巴馬、明鋸你、以巴局勢

一、奧巴馬

全世界都對美國即將上任的總統奧巴馬有很大期望,這是可以理解的:他是第一位黑人總統、美國夢的典型代表,曾經在亞洲生活,在上任前已經大肆宣傳其振興經濟計劃,挽救疲弱的美國經濟和國人信心。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是,他的前任總統(即現任總統布殊)實在做得無可再差 - 大概和所有香港人當時覺得曾蔭權做特首不可能比董建華差一樣。布殊下台,對全世界的人來說絕對是值得興祝的日子。適逢家母生日,興祝更是理所當然。

但不可不知的是,奧巴馬除了膚色之外,基本上和一般的美國精英沒有甚麼分別;於哈佛法律學院畢業、其後做律師和擔任公職、再晉身參議員及競選總統。除了口材一流外,其實沒有任何實質的政績。如果期望他上任後會解決經濟問題、大幅改善和亞洲國家的關係、緩和中東地區局勢等是不切實際的。他是美國總統,照顧的是美國利益;大家不必有其他的幻想。

二、明鋸你

近日在地鐵、書局、報攤等皆見到一位名為「明鋸你」的相命師傅所著的運程書。內容怎樣我沒有看過,不過我倒知道除了運程書外,他還有寫密宗、佛學歌集、風水術數,以及售賣風水改運用品等等。看來其信眾、讀者在沒有改運之前,這位「明鋸你」已經賺得盤滿砵滿。其實要辨別某一法是否正法,只需用三法印:「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詳見維基描述。至於碌下碌下的是否佛法,就不得而知了。

三、宗教

對於宗教問題,我自己還沒有一個定論。我相信有一個萬能的造物主,因為如果說這個世界由混沌一片,於某個特定的時間和條件而發生大爆炸、產生了宇宙和由單細胞生物進化為萬物的話,這實在是太巧合了。這個巧合可能就是我們日常所敬畏的「神」。但我又相信「因果報應」,因為我相信世界是公平的 - 不是人世間的公平,而是超越生死的公平。天主教中的審判日,只憑人的一生去判斷,也不見得很公平。我曾經問過某些信徒,如果一個人出生後夭折,或者是在世數年便死去的該怎樣算?下地獄對他們來說並不公平,因為他們沒有機會成為信徒和受洗。如果上天堂的話則對我們不公平,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機會做壞事!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答案。

看見最近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不對稱戰爭(也許可以稱之為屠殺),我在想為甚麼所謂的信徒會因為一本書、一個地方而互相殺戳呢?奧巴馬所講的「如果敵人在我兩個女兒在家睡覺的時候發射火箭,我會用盡一切手段阻止」聽起來合理之至,但如果想到以色列立國之地原來根本不是猶太人一向所住的地方,而是在二次大戰後英、美等國把巴勒斯坦一分為二所建立的話,就知道奧巴馬這番說話的荒謬之處。如果說猶太人曾經於千多年前在這裏居住的話,那麼現在的歐洲豈不是中國的?元朝的版圖曾經覆蓋歐洲呀!強辭奪理,顯而易見。

歷史上最大影響力、最多人因其而死的恐怕就是「聖經」。我沒有抵毀它的意思 - 我相信書中所記載的「神」是全能的上帝。但如果我是牠的話,有這麼多的人因為牠而死,恐怕也不太高興罷。

我想不通教會為甚麼不對以色列的暴行作出譴責。是因為政教分離嗎?陳日君告訴我們這不是原因。是因為耶路撒冷是神所應許給猶太人的土地嗎?這就是在天主、基督教中合理的殺人原因嗎?

這是一個偽善的世界。當大家魂歸天國的時候,不妨問一下全能的上帝。

Sunday, January 4, 2009

葉問 + 赤壁

剛踏入二零零九年,我祝大家新年快樂、身體健康,並祝願世界和平!

今晚去看甄子丹的《葉問》,這套電影拍得不錯,值得入戲院一看。我不懂寫影評,只能將我看後的一點點想法寫下來:
  1. 在亂世中,個人力量改變不了甚麼;即使是一代武學宗師亦不能。
  2. 金融海嘯相對於戰爭而言,實在是小事一椿。如果大家為生活愁眉苦臉的話,不妨想想七十年前第二次世界大戰發生的時候,中國人的生活是怎樣過的。
  3. 日本侵華已經成為歷史,中國人可以原諒但不可以忘記。日本提不起道德勇氣去承認錯誤,兩個民族之間永遠都會有心病。
  4. 葉問的詠春拳背後表現的是以德服人,講究的是「武德」,這是為所有中國人所熟悉的;但片中的三蒲,能夠堅持以公平競技的方法比武,儘管背後有其政治目的,仍然值得尊敬。影片沒有故意貶低空手道去抬高詠春,這個處理手法十分適當。
在此之前,在地鐵的燈箱中看到《赤壁》續集就快上映,不期然想起當日從戲院看完第一集出來後,我立即「媽」聲四起。對於所有讀過「三國演義」這部家傳戶曉的小說的人而言,都會對主角的鮮明性格留下很深的印象:劉備的仁義心腸、孔明的深謀遠慮、關羽的義薄雲天、張飛的英雄蓋世、孫權的雄才大略、周瑜的才智過人等。但吳宇森導演所拍的《赤壁》呢?不合理之至。
  1. 《八陣圖》是孔明入川時所擺的陣法,但電影卻把它放在赤堅之戰之前用作堵截敵兵。看歷史劇我最討厭的就是亂改劇情,尤其是對於這一部精采的歷史小說而言。
  2. 在《八陣圖》這個戰陣當中,各武將輪流出來殺敵,實在不合理之至。對於當時的劉備而言,保存實力而贏得赤壁之戰,以作為入川的準備是最為重要的。試問在這個情況下,又怎會讓自己的兄弟以身犯險?
  3. 在看到孔明單身入吳的時候,我期待著孔明舌戰群儒,利用其三寸不爛之舌去說服孫權出動大軍打敗曹操。但在戲中這一幕卻完全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孫權的儒弱表現。小說裏面寫的是猶疑而不是儒弱。作為三國鼎立的君主之一,雄才大略是必然的。小說中曹操所言:「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間接寫出了作者對孫權的欣賞。
  4. 周瑜和小喬的床上戲就更不知所謂。除了勉強可以解釋周瑜出兵是為了保護妻兒外,根本就毫無用處。作為吳國的大將軍和托孤重臣,如果把他描述成只為私事而出兵的話,則是對他人格的一種侮辱。雖然小說中亦寫及孔明故意提及曹操為大小二喬興建銅雀台,以激將法令周瑜同意興兵,但如果這是唯一原因的話,則未免太過小看他了。
其他不合理的情節,不談也罷。

Saturday, December 27, 2008

SPAM

I have just fallen victim to an email spam "virus" (I am not sure if it is a virus or not). Spam emails are sent from my email account to everyone on my list (University professors, former colleagues, friends, mailing list etc).

There are some discussions about this on the web:
So far I have taken the following measures:
  • Changed password
  • Turned off my vacation responder
  • Cleared my vacation message and signature
  • Turned on "Mail Goggle" feature in Google Labs
See if it helps. Let me know if you get any spam email from me please.

(BTW, Merry Christmas and Happy New Year to you all!)
---

Some technical information here:
  • My GMail account was accessed from another IP

  • My vacation responder message and signature were all changed to that SPAM message
  • I used Google Chrome to open GMail
  • I was running Avast! On-site virus scanner 4.8
  • Details about that IP (124.118.178.170):
inetnum:      124.118.0.0 - 124.119.255.255
netname: CHINANET-XJ
descr: CHINANET Xinjiang province network
descr: China Telecom
descr: No1,jin-rong Street
descr: Beijing 100032
country: CN
admin-c: CH93-AP
tech-c: NA15-AP
mnt-by: APNIC-HM
mnt-lower: MAINT-CN-CHINANET-XJ
mnt-routes: MAINT-CN-CHINANET-XJ
remarks: -+-+-+-+-+-+-+-+-+-+-+-++-+-+-+-+-+-+-+-+-+-+-+-+-+-+
remarks: This object can only be updated by APNIC hostmasters.
remarks: To update this object, please contact APNIC
remarks: hostmasters and include your organisation's account
remarks: name in the subject line.
remarks: -+-+-+-+-+-+-+-+-+-+-+-++-+-+-+-+-+-+-+-+-+-+-+-+-+-+
status: ALLOCATED PORTABLE
changed: hm-changed@apnic.net 20060406
source: APNIC

route: 124.118.0.0/15
descr: From Xinjiang Network of ChinaTelecom
origin: AS4134
mnt-by: MAINT-CHINANET
changed: dingsy@cndata.com 20060707
source: APNIC

person: Chinanet Hostmaster
nic-hdl: CH93-AP
e-mail: anti-spam@ns.chinanet.cn.net
address: No.31 ,jingrong street,beijing
address: 100032
phone: +86-10-58501724
fax-no: +86-10-58501724
country: CN
changed: dingsy@cndata.com 20070416
mnt-by: MAINT-CHINANET
source: APNIC

person: NIBIJIANG ABDUKADIR
address: XINJIANG DATA COMMUNICATION BUREAU
address: HUANG HE ROAD 30# URUMQI CITY ,XINJIANG
country: CN
phone: +86 991 5820832
fax-no: +86 991 5820831
e-mail: nba@mail.wl.xj.cn
nic-hdl: NA15-AP
mnt-by: MAINT-CN-CHINANET-XJ
changed: nba@mail.wl.xj.cn 20000212
source: APNIC

Sunday, December 7, 2008

亞洲電視

在沒有寫博客的十多天內,這個世界發生了很多事。對我來說,最好的新聞是......

張永霖和王維基加盟亞視!

我家絕對是香港少數從小到大都收看亞洲電視的家庭。相比起無線而言,我覺得亞視的創意和製作質素高得多,但節目編排則差得令人摸不著頭腦。以前的招牌節目「今日睇真D」、「龍門陣」、「百萬富翁」、劇集「我和疆屍有個約會」、「勝者為王」、「美麗傳說」、甚至靈異單元劇「夜琉璃」等等,我都覺得十分好看。但它卻永遠是「有頭威無尾陣」:這麼多年來,亞視所謂的節目變革大概已經有二十次以上,全都是一小塊豬肉搭八十塊豬頭骨;它首播韓劇帶出潮流後,立即於黃金時間連播多套韓劇,真到你看厭為止。更甚者,在「今日睇真D」大戰「城市追擊」的時候而且佔上風的時候,它竟然腰斬「今日睇真D」,令人大惑不解。又試過原本在黃金時間播放的長劇,在中途轉為星期日下午播出,還要一播兩集。我真的曾經懷疑是否有無記的無間道在亞記工作。

今次張永霖和王維基的加盟,希望能夠將有效的管理和新的意念帶到亞視,加強免費電視的競爭。說真的,無線的劇集實在是拍得太爛了。劇集模式完全相同:一個行業、三至四條感情線、歐陽震華式的搞爛 gag、忠奸永遠黑白分明等。而且所有劇中人物的家居,不論貧富,全都是二千呎以上的豪宅;劇情有很多日、韓劇的影子,有的甚至照單全收(印象最深的是一套叫作「成日受傷的男人」,竟然把日劇「101次求婚」中男主角衝出馬路感動女主角的橋段完全照抄,當時真係睇到想打爆電視)。「獎門人」系列和日式遊戲節目相似完全無可厚非,只是除了女星賣肉外應該還有其他賣點罷。「香港男士選舉」和鴨 show 基本上沒有甚麼分別,而且好像一年比一年差。我不太明白男人「激凸」有甚麼好看,看見數十個男人「凸」起來我只是想作嘔,如果我手上有把較剪可能會開心好多。

十分期待張、王二人能夠為觀眾帶來更多的選擇。

Thursday, September 25, 2008

Kay Binary



很久沒有完整地聽過一隻大碟。

我很討厭現在的流行曲,填詞不知所謂,三句順口的歌詞就是一首主打曲。有一首主打曲之後,再加上幾首不倫不類的口水歌,就像一件瘦肉搭兩舊豬頭骨,就盛惠一百大元。卡拉 OK 的歌曲收益另計。

「最佳女歌手」容祖兒在這幾年也只是在演唱會前才出幾首新曲,幫助宣傳而已,令人厭惡。

相反這一隻 Kay Binary 可以令人聽得出這是用心制作的大碟。旋律優美,歌詞亦很有意思。我很久沒有這麼用心去聽一隻唱片了。非主流的我不大懂欣賞,但主流的歌曲之中能有這麼高的水準就十分罕有。在此誠意向大家推薦。

Saturday, September 20, 2008

又是懶惰之過

又有接近三個星期沒有更新這個博客了。期間到了台灣小休,之後又連續一星期要上午六時半上班,沒有甚麼時間停下來想世界上發生的事。理由多多,但歸根究底,一切都是本人懶惰之過。

---

最近發生的頭等大事要數源於美國的金融風暴了。屹立於華爾街一百五十八年的雷曼兄弟在一夜之間倒閉,雖然有跡可尋,但總是令人婉惜。美林賣盤、美國國際集團 (AIG) 週轉不靈、房利美/房貸美資不抵債、數間投資銀行岌岌可危 ...... 環境與一年前的今日相差得實在太遠。資本主義使人的貪念發揮得淋漓盡致;我從來都相信人有走向極端、自我毁滅的傾向,今次的事件就是一個好例子。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了嗎?恐怕還沒有。有機會爆發的危機尚有:

  • 信用卡與私人貸款 - 今次事件影響的大部份是投資銀行及與房地產借貸有關的公司。在美國這個儲蓄率極低的國家,房價下跌令個人難以透過再抵押房產還款,嚴重影響個人的還款能力。如果連商業銀行也受到波及的話,後果恐怕比現在還嚴重十偣。
  • 消費收縮與通貨膨漲 - 大家對經濟前境和就業前境悲觀的話,還會像以往一樣無節制的消費嗎?雖然主流的經濟學家認為通漲應於今年下半年見頂,但我想這次美國的金融危機一發不可收拾,投資人還會對美元充滿信心嗎?美元疲弱,商品價格上升而拉動通漲,看起來機會不小。
  • 新興市場增長放慢 - 美國和歐洲相繼發生金融危機、其他如亞洲等的新興市場難免遭池魚之殃。這是一個推論,我手上沒有數據,具體的影響還不太清楚。但好像已經沒有人再談 decoupling (新興和發展成熟的市場相關性不大)了。
我不是經濟學家,論點有何謬誤之處煩請告之。

---

美國的金融危機對中國來說也許是一個機遇。第一、已發展國家的經濟受到危機的影響甚大,亦削弱了西方國家整體的國力,要完全恢復需要數以年計的時間。中國正可以在這段時間蹈光養晦,爭取建設社會和發展經濟。第二、亞洲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相對來說較輕微,而發展的機會亦較大,相信可以吸引到歐美的人力和財力東移,這對區域長遠的發展大大有利。第三、這個區域作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也可以平衡長期以來西方在政治上的影響力,世界和平反而會比較有保障。唯一擔心的是北方的俄羅斯,有趁亂崛起之勢,絕對是一個計時炸彈。

Monday, July 14, 2008

100 億

我不是在說益力多內有多少乳酸菌,而是在討論為甚麼香港要向四川災民損一百億。

本來香港向四川損款協助重建無可厚非,但為甚麼要捐一百億?這不是一個少數目--香港有這麼多需要幫助的人,為甚麼公帑就不能用在他們身上?生果金加百多元要考慮,捐款卻「義不容辭」。作為一個小小的納稅人,我希望幫助的是香港的窮人。四川賑災我是有額外捐款的,也不想花這些錢來為曾蔭權臉上貼金。

我並不反對香港捐款,但為甚麼要用這麼多錢?況且我們對四川的重建計劃一無所知。災民要重建家園,是要有一些普通的平房呢,還是要高樓大廈?是臨時的居所,還是永久的房屋?重建公路,是主要的公路才重建,還是包括其他道路?會不會有地產商在新路旁起屋牟利?款項的運用如何監管?以前可以有陳希同、陳良宇,現在的官員信得過嗎?數千億的款項在前,有誰可以不動心?

香港花的寃枉錢實在太多-一政府在添馬艦上起總部花五十億,加上地價總成本有機會超過二百億。在行過中環新碼頭的時候,我看見「未來中環海濱長廊」的規劃時,不禁無名火起三千丈;天啊,把珍貴的海港填來作行人道,這樣的白痴構思是誰想的?幹脆把他幹掉吧。

Sunday, June 1, 2008

又係隨想兩則

讀到「每日一膠」的奇文一則,我都有好興趣問佢 "Are you a fucking idiot?" 根據佢既邏輯,呢個問題係疑問句,並沒有任何鬧佢的意思。博客名稱下面仲引經據典,令我諗起以前聽到老師既一句:「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博客名稱果然改得沒錯,膠極了。

-----

「演藝界 512 關愛行動」今天在亞視、無線兩台直播。亞視全程沒有加插廣告,而當亞視藝員出場時,無線立即中斷直播,並有一位主持人不斷講話直至亞視藝員表演完畢為止。身為大台卻沒有大台風範,唔。

Friday, May 30, 2008

易地而處

有時我會想,如果我是另一個人,我會怎樣做。

如果你是董建華,做第一任特首,你會否學他一樣?現在的答案當然是「不會」,但請想像一下:你是中央欽點的人,背負著「為港人治港、一國兩制」做一個好榜樣。台灣將來為否回歸袓國,和你的統治能力大有關係。香港七百萬人經過英國百多年的統治後,全部寄望於你去改善他們的生活;長期的高地價政策令小市民日做夜做也負擔不起一個像樣的生活環境;金融風暴後港人意志消沉,而香港卻偏偏是一個和高度外向型和開放的經濟體系,又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不能靠減息去振興經濟。你會怎樣做?

如果你是周一嶽,老闆要你處理醫療融資這個燙手山竽。你知道要從人口袋裏要錢是不得人心的;人口老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將來這個社會未必承受得了的;藥廠開天殺價、醫生同事要加人工、自己是沒有本錢和他們討價還價的;長期病患者的醫藥費並不便宜,但基於人道原因不可以要他們用者自付;醫生在做手術時用電話、護士將避孕藥當安胎藥給病人食但卻要你對大眾解釋。你會怎樣做?

我並不是要平反甚麼,只是有時覺得做英雄還要看時勢--在這兩年做曾蔭權、曾俊華,搞搞大白象工程(我到現在也不明白為甚麼政府總部要在市值數百億的添馬艦興建)、向民眾大灑金錢(反正羊毛出自羊身上,這些錢還不是大家交稅、買貴樓、買賣股票而來的)相比來說幸福得多。

破壞容易建設難。現今香港社會,批評聽得太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卻太少。「易地而處」恐怕是現今的香港人所需要的。

如果我是陳冠希......

Wednesday, May 28, 2008

Dow Jones Index - 28/5/2008

Apologies for these boring charts - I'm thinking of writing something else but that's a big topic, it will take me some time to finish that :)

AS ALWAYS, the following comments do not constitute any investment advice. Treat it like any _BS_ you come across on the Internet, or at home, or in the office, whatever.














It turned out that the failure to break out the resistance line is fatal, as evidenced by the sharp drop last week. Now the DJI is hovering on the Fibonacci line support @ 50%, and slow STC line on the daily chart is showing strength. Daily and weekly charts show different opposite signals - expect sideway market these days if there is no big market driver - stay tuned.

















There are always a number of ways to draw trend lines - and the one above may be a bit controversial. My interpretation is that it failed to break out the 50% resistance line in a sustained manner, and now it finds some support at 38.2% lines with slow STC line showing a bit of strength. Conclusion is basically the same as DJI - expect sideway market for the coming days (well this is probably BS as S&P and DJI are highly correlated....)

Wednesday, May 14, 2008

蘋果日報 - 李怡專欄

跡近冷血。

如果作者是因為愛國,想透過諍言來促使國家進步的話,這篇文章拙劣不堪,絕不能達到其目的。

為反對中國而用天災開玩笑的話,其人格可想而知。

----

蘋 論 : 災 難 頻 仍   積 德 消 災

四川 汶 川 縣 發 生 強 烈 地 震 , 規 模 達 黎 克 特 制 7.8 級 。 四 川 省 地 震 局 表 示 , 在 汶 川 監 測到 的 震 度 達 8 級 。 遍 及 全 國 各 地 都 感 到 地 震 , 連 距 震 央 1,900 公 里 的 台 灣 以 及 香 港、 泰 國 都 感 到 震 動 。 到 本 文 執 筆 時 , 震 央 汶 川 等 十 多 縣 的 傷 亡 消 息 仍 未 明 朗 。
7.8 級 地 震 所 釋 放 的 威 力 , 相 當 252 顆 原 子 彈 。 據 港 大 地 球 科 學 系 副 授 陳 龍 生 表 示 , 這 強 度 已 等 同 於 1976 年 唐 山 大 地 震 。 在 那 次 地 震 中 , 死 亡 人 數 達 24 萬 。
當然 , 這 次 震 央 在 山 區 , 汶 川 人 口 僅 十 萬 , 加 上 周 邊 人 口 仍 會 少 於 唐 山 。 但 實 際 傷 亡數 字 , 肯 定 會 陸 續 加 增 。 更 值 得 關 注 的 是 三 峽 水 壩 , 中 國 官 方 消 息 說 水 壩 沒 有 受 影響 , 我 們 希 望 後 續 的 消 息 也 如 此 , 因 為 一 旦 水 壩 崩 坍 , 就 是 一 場 大 災 禍 。
由年 初 的 雪 災 , 到 膠 濟 鐵 路 的 火 車 相 撞 , 再 到 這 次 的 地 震 , 使 人 聯 想 到 今 年 中 國 的 災難 似 乎 很 頻 繁 。 再 加 上 西 藏 騷 亂 引 起 的 全 球 關 注 , 內 地 近 月 連 綿 的 手 足 口 疫 症 , 連聖 火 在 香 港 傳 遞 的 前 一 天 , 也 發 生 有 史 以 來 第 二 大 的 西 貢 死 亡 車 禍 , 所 有 這 些 , 都難 免 令 人 感 到 有 不 祥 之 兆 。 今 年 是 奧 運 年 , 不 祥 之 兆 會 意 味 中 國 的 社 會 、 政 治 條 件 未 準 備 好 嗎 ?
從 科 學 觀 點 來 看 , 沒 有 任 何 根 據 可 證 明 世 上 有 不 祥 之 兆 。 但 筆 者 想 到 , 在 1976 年 唐 山 大 地 震 之 後 , 著 名 儒 學 大 師 徐 復 觀 授 曾 寫 過 一 篇 文 章 , 大 意 是 說 , 對 於 地 震 , 我 們 既 要 有 科 學 的 , 也 要 有 非 科 學 的 觀 察 角 度 。
科 學 的 觀 察 角 度 不 用 說 了 , 甚 麼 是 非 科 學 的 觀 察 角 度 呢 ? 徐 授 指 出 , 古 代 對 帝 王 的 約 制 手 段 中 , 常 有 人 以 自 然 災 害 來 表 示 上 天 對 帝 王 殘 暴 統 治的 「 天 譴 」 。 所 謂 「 天 譴 」 , 就 是 指 在 專 權 政 治 之 下 , 老 百 姓 的 疾 苦 , 帝 王 可 以 不理 ; 賢 臣 的 規 勸 , 帝 王 可 以 不 聽 甚 至 將 進 諫 之 臣 治 罪 , 但 老 天 爺 的 警 告 , 你 不 可 以不 聽 了 吧 ! 地 震 就 是 老 天 爺 的 警 告 。 這 種 非 科 學 的 「 天 譴 」 , 常 發 生 在 帝 王 得 意 忘形 之 時 , 它 能 迫 使 帝 王 將 他 的 殘 暴 統 治 略 為 收 斂 , 甚 至 下 一 個 「 罪 己 詔 」 。 在 黑 不見 天 的 日 子 , 這 種 非 科 學 的 論 述 , 不 能 不 說 是 對 於 約 制 帝 王 的 權 力 , 發 生 過 一 點 效 用 。
非科 學 的 「 天 譴 」 說 自 然 不 可 信 。 但 據 說 現 在 中 南 海 的 要 人 , 頗 有 一 些 是 相 信 風 水 、命 相 、 術 數 的 。 如 果 他 們 能 想 一 下 , 頻 繁 的 災 害 是 否 有 所 謂 「 天 譴 」 , 那 麼 就 會 對任 由 貪 污 蔓 延 , 鎮 壓 西 藏 示 威 , 拘 捕 胡 佳 等 異 見 人 士 , 壓 制 言 論 自 由 等 之 苛 政 有 所收 斂 。 不 要 對 內 對 外 一 天 到 晚 講 「 利 」 , 也 要 講 講 「 仁 義 」 。 不 要 因 舉 辦 奧 運 而 過 於 亢 奮 , 也 要 考 慮 花 這 麼 多 錢 搞 面 子 工 程 , 也 得 花 點 錢 向 貧 苦 人 民 伸 伸 援 手 。所 謂 「 多 行 不 義 必 自 斃 」 , 面 對 災 難 不 要 只 顧 喊 口 號 , 作 點 自 我 檢 討 , 特 赦 所 有 的政 治 犯 , 算 是 積 德 消 災 吧 。 奧 運 是 大 工 程 , 沒 有 道 德 力 量 的 國 家 能 撐 得 住 嗎 ?

Sunday, May 11, 2008

特衰政府

睇電視新聞,見到曾蔭權向幾百人演說,我仲以為有咩重要政策出台添。點知原來係公佈「圖書館將會延長辦公時間」。

嘩,堂堂特區首長竟然同我講圖書館開多幾個鐘?真係辛苦晒你啦。咁你手上其他既「重要決策」會唔會係係彌敦道擺多三個垃圾筒、同陳生商量放多幾張閃卡咁?

香港有咁多重要問題 - 人口老化、在職貧窮、通漲、醫療融資、競爭力下降等等要處理,點解你唔搵你十六萬隻馬去做?只係識得博掌聲,有好消息就親自宣佈,壞消息就搵手下處理,完全無政治家既風範。香港呢種政治風氣真係唔要得。

相反我就好欣賞佢老細。中國既問題比香港多十萬倍,每個重要政策都影響十三億人既生活,又要面對國際社會既挑戰,危機處處。現今中國雖然仲有好多好多問題,但人民生活水準總算得到提升。胡主席既月薪都係得三千蚊咋。

Sunday, May 4, 2008

The Next Big Thing

I am skeptical at everything; hence the name of this blog.

Hong Kong stock market rebounded in the last 4 weeks or so, and similar for the US. The "reasons" were better-than-expected earnings, less-worse-than-expected payrolls etc. Is the US economy in such a good shape to warrant a shallow correction (18% drop from Oct-07 high of 14197 to Jan-08 low of 11647)?

Consider the facts: subprime mortgages have blown up, inflation pressure is building up, people are losing jobs, house prices have gone down, oil price is as high as the moon, the economy is clearly contracting - the core question is, as always, is the worst over?

I'm afraid not. My guess is that rising credit card delinquency rate will be The Next Big Thing (tm).

Let's say you're a person living in US. You worked in a big financial institution and received good bonus. You refinanced your apartment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housing boom, spent like crazy in the last few years. Gasoline price was less than $2 per gallon, food was cheap and you could not find a trace of inflation. Your investments performed very well. You have got tax rebates from the Government. Foreign goods were affordable.

Those were good old times. Suddenly you're in 2008.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 that you worked in no longer exists. You survived the first and second rounds of redundancies but could not make the third. The price of your apartment is falling every month and you can no longer afford to pay for the mortgage. Gasoline price is now higher than $3.5 per gallon, food price is soaring and inflation is everywhere due to commodity boom and declining US dollar. Stock market has fallen in the last 6 months. You still have got some money from the Government - just enough to pay some bills perhaps.

What would you do? I guess one normal reaction is to wait and see - dip into your savings first (reminder: the saving rate in US is close to zero). If it's not sufficient, sell your investments. In the worst case, pay for the bills using your credit card, the easiest form of personal loan available, and hope that the next president will save you and your family.

Will the new US president be able to do so? I don't know. But it doesn't sound very likely isn't it.

Credit card companies are not stupid either - they will find some ways to protect themselves. Raising rate, ask someone to share the risk, or sell more credit-card ABS. Rating agencies tell us that we're still safe - anyone wants to trust them any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