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31, 2007

Man's Search for Meaning

我在上星期出席了一個婚宴,在宴會上我碰見了一位很久沒有聯絡的中學同學。朋友碰面少不免互相訴說近況、談談工作和生活。第一個印象是「仕別三日、刮目相看」,現在的他有了生活目標,而且在努力的向著自己的理想進發,實在替他高興。

在閒談之前他介紹了一本書給我:Man's Search for Meaning,是由一位猶太裔心理學家寫的。作者經歷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曾經在 Auschwitz 集中營留過一段時間。這個集中營是納綷最大的集中營,在其毒氣室死的人接近一百一十萬。在營中每個人變得一無所有,每天挨著餓做苦工,亦不知在甚麼時候會被殺。他在這個特殊的環境中作觀察,嘗試理解每個人靠甚麼去支撐自己在痛苦的環境中繼續活下去。最後得出的結論是,每個人的生存都有自己的價值 (meaning),而在任何的逆境中這個價值也會存在,亦是一個人生存最重要的支柱。這個支柱可以是自己的親人、失去了的自由、愛情或任何的東西。找到了後,人生一切的痛苦也變得可以承受,在集中營裏的生活也沒有例外。利用這個理論做心理治療的名稱是 "Logotherapy"。

對我們來說,集中營雖然是很遙遠的事,但生命中仍然充滿著痛苦--佛家說「苦海無邊」是對生命很深刻的見解。現代人心靈空虛,又何嘗不是痛苦的一種?我去酒吧的經驗告訴我,真正喜歡喝酒的人可能不多,大概都是因為害怕孤獨地面對自己,才會用酒精去麻醉吧。對生活感到沉悶、質疑自己的存在價值,在書中這個現像叫做 Existential Vacuum 。Logotherapy 針對這個現象的方法是幫助他人去找尋和體現自己存在的價值,可以是:
  • 透過某些工作(例如義工)去得到滿足感
  • 經歷某些事情或遇見某些人--如愛情讓人透過他人去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或是
  • 通過面對不可逃避的痛苦--改變自己,令自己昇華到另一階段

書中有一個小故事:有一位老人家因失去愛妻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作者問他:「如果你先死,你的妻子會怎樣呢?」老人回答:「那她一定是很痛苦了!」作者說:「那現在你讓她免去了痛苦,而代價就是你現在的悲傷。」這位老人在他的痛苦中找到了價值,從而支撐自己繼續生存下去。

這本書只有一百多頁,我在此誠意推介給所有閱讀此文章的朋友。

Sunday, October 21, 2007

對宗教的一點疑問

我從小開始便在教會學校讀書。小學是天主教的,而中學則屬於基督教。上課前在早會禱告、聖經課時講道理、一年一度的聖堂崇拜等等,不斷地在向我灌輸宗教思想。在昨天又有朋友向我提出,我應該出席他們的教徒聚會。對於這些邀請,我從來是很抗拒的。心中對這宗教有千百個問號,不知從何說起。現把它們寫在這兒,看看有沒有一些有緣人會解答我的問題罷。

先旨聲明,我信神是存在的。

我的問題如下:
  • 如果神存在,你就一定要跟隨祂嗎?如果我不受洗,那無論我做多少好事也沒用嗎?
  • 為甚麼天主教和基督教教會便能代表神?如果連在地上的教會也不能統一,那他們在天上又能共處嗎(假設教徒能上天堂)?
  • 這個世界上充滿了不公義-作為神,他有責任嗎?我知道聖經上說,祂給予了人自由意志。但這樣就可以把所有的不公義推給人與魔鬼嗎?譬如我帶狗上街,在街上我給它隨意走動。它突然把另一隻狗咬傷了,那我會有責任嗎?還是我可以說,這是魔鬼做成的,與我無關?
  • 為甚麼有這麼多小孩一出生便死亡呢?他們作過了甚麼錯事嗎?如果有人說他們可以直接上天堂的話,那又為甚麼我們要一直面對魔鬼的考驗?
  • 為甚麼我會要經常把「讚美主」掛在口邊?只要有感恩的心,再用這些時間去做善事幫助別人,那不是更好嗎?神大概不會因為你多祈一次禱就把你送上天堂。我又見過許多教徒在飯前祈禱後,只把食物吃一半而把其他白白浪費,那「感恩的心」從何說起?

我故且不談論其他教徒所作的事情。當你知道連 George Bush 也稱自己為教徒後,還有甚麼可說呢?

致各教徒的朋友:雖然我並不是任何教會的一份子,但我仍會盡我的能力去做善事。信教和信教會,是兩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