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Current Affairs. Show all posts
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Current Affairs. Show all posts

Monday, May 18, 2009

FWD: 蕭若元玫曾蔭權公開信 (18+)

最近版主比較忙,暫時只能夠轉載文章於此,敬請見諒。

-----

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蔭權先生足下,草民蕭若元頓首:

自從先生「講咗唔想狗噏」之後,草民魂牽夢縈,輾轉反側,百思不得其解,既有不明,唯有求諸其本,不辭冒昧,撰此公開信,向先生討教「狗噏」之義,盼望先生指點迷津,一釋草民疑團,亦七百萬港人心願也。

一曰「狗噏」乃係「鬥噏」之誤。草民與百數十夥伴反覆傾聽該段錄音百數十遍,自問聽力正常,卻均清楚聽出「狗噏」兩字。除非先生發音有誤,又或是懶音之禍,否則難以易「狗」為「鬥」。

若然真屬音誤,則先生之中文程度亦低矣,廣東話發音更等而下之,身為香港特首者,宜為港人表率,如此程度,未免太丟港人之臉,亦間接助長錯音懶音之風氣,急需立雪程門於何文匯博士,痛改前非,為港人有錯必糾,正音之表率,亦可繼周處除三害之後留一佳話!一曰「狗噏」乃係「狗之說話」,實則狗只狺而不語,而廣東話用語中,向無「狗噏」之用法。查實「狗噏」者,實「鳩噏」之音轉也。廣東話向有「卵樣」之言,意即罵人樣子像男人性器一樣。

「鳩」者,處於興奮狀態之「卵」也。所謂「狗噏」者,一個處於興奮狀態的卵樣在說話也。「狗噏」與「鳩噏」之別,是平音與上音之別,好比「昨晚我掉了一塊豬扒」與「昨晚我屌了一塊豬扒」,一音之轉,其別天壤!特首先生一句「狗噏」,既有辱斯文,教壞學生,而以此話語對湯家驊議員,亦有失體統,有違立法會之語言指引,此風一長,他日難免有無知議員效尤,或以「臭西」喻特首夫人,或以「粉腸」指謫林瑞麟,搞到議事堂中,「六七與岸九齊飛,含能共賴西一色」,為青年樹立極壞之榜樣! 因恐事件愈鬧愈大,盼曾先生正視此事,澄清市民疑團,以正視聽。

蕭若元 敬上

Sunday, February 22, 2009

時評三則

活在香港社會,我總覺得荒謬的事越來越多:

一、從新聞上看見有些大學畢業生抱怨金融海嘯下,他們就業的機會和工資下降,要求政府協助他們就業云云。就業機會和工資下降,這是全世界也在發生的事;他們憑甚麼要求政府創造就業機會給他們?一個大學生的學費只佔成本的百份之十八,其餘則由政府補貼。以每年學費四萬二千元計,三年制的學生就接受了約六十萬的資助。畢業出來社會後,自然應該貢獻社會和接受殘酷的現實。如果還有所怨言的話,應該回去學「羞」字應該怎樣寫!

這一屆畢業的人可能沒有兩年前畢業的幸運,以前我和我的同學也曾經有這個想法。在我們畢業的前一年,科網熱還沒有爆破,師兄師姐們在沒有畢業前已經得到不少大公司的聘書。到了我們這一屆便艱難得多。我自己曾於四大會計師行(當時還是五大)的其中兩間面試,有一間在完成了第二輪面試後不久便關門大吉了;而另一間則在整所大學中只有我能夠晉身最後的面試,但卻功敗垂成。結果,我畢業之後的第一份工是在大學的研究所內工作,月薪扣除強積公供款後不到一萬元。比我遲一屆畢業的同學更慘淡,因為他們所面對的是沙士!

政府要花錢幫助的應該是貧病老弱的人,派錢我從來都是反對的。我交稅給你,你再派給我幹嗎?大學生不要埋怨社會沒有給自己機會;這個社會沒有欠你甚麼,也沒有義務給你機會。這個也是我對自己的警告。

二、我不知道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作「公開諮詢」有甚麼實際作用。我肯定他在公共場合所聽到的意見有九成是相同的:派錢、振興經濟、創造就業機會,這些意見和「我阿媽是女人、你阿爸是男人」差不了多少。如果作為司長,連社會有甚麼訴求都搞不清楚的話,那你就下台好了,反正我也不清楚為甚麼本來作為特首辦公室主任的你可以坐上這個位子。所謂「公眾諮詢」分明就是因為你本身缺乏民意基礎而所做的戲,不看也罷。

三、實在不明白,為甚麼政府在大家是否還有工做也有問題的時候,會決定將六千元注入月入少於一萬元人士的強積公賬戶。這個做法除了令基金得益之外,我看不到有甚麼其他的用途。俗語謂「有強姦、無侷賭」,但偏偏強積金就是一個「侷賭」的遊戲。投資市場現正兵凶勢危:股票不斷下挫、政府債券出現泡沫、商品則只有黃金一枝獨秀。雖說強積金是長線投資,但以現在的環境來說,這九十億應該有更好的用途。加強社會安全網、補助食物銀行、提高生果金如何?

Monday, December 15, 2008

王維基辭職

消息來得真突然。

我在昨天還看了張永霖和王維基日前舉辦員工大會的片段,覺得他們說得真好,給人無限信心。這才是一個管理層應有的作風:實事求是、有承擔、有計劃、目標明確。

他辭職的原因是甚麼呢?

張永霖所說的原因肯定是假的。我相信兩人在合作之前,一定談過公司的文化、計劃和二人的合作方式。他們二人的性格有互補之處:張永霖文質彬彬,做過數間大公司的高層,而且前上司還是李澤楷,應對股東和難纏的老闆十分有經驗;王維基白手興家,在最大競爭的電訊市場尚且能夠佔一席位,如何帶領公司去打硬仗定有過人的手段。亞視在他們二人管理之下,絕對有機會殺出一條血路。我不大相信這兩個老手在沒有任何溝通前便接下這個席位。況且兩位皆是香港知名的實業家,怎可能對自己的責任沒有承擔?

我也不覺得是知難而退。亞視的情況的確已經差得不能再差,改善這間公司的空間很大。對王維基來說,這是一個十分「過癮」的挑戰,不會輕易錯過。而且從日前的員工大會中可以看出,他有「一團火」去做這件事,而不是為了區區數百萬的年薪。要錢的話,怎會捨易取難?

至於亞姐身裁事件,就更加沒有可能是導火線。唐早逝之前都講過旅客在酒店被查封後「條條 fing」難道又要落台?根本是小事一椿。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股東對他的改革不滿意。大股東查氏家族具有中資背景,入股亞視自然是想藉此發揮在傳媒的影響力。王維基大大聲的說「不要亞視做中央台」,極有可能因此觸怒中國背景人士,而且和他們的入股原意背道而馳。我估計這是王維基極速下台的主因。

事情尚在發展當中,大家密切留意,好睇過「珠光寶氣」。

Tuesday, September 23, 2008

FWD: 921國際反雀巢日

這篇文章描述雀巢公司 (Nestle) 如何剝削第三世界的工人,和利用不道德的推銷手法導致第三世界的兒童死亡,值得一讀。

她╱他們的血在你的咖啡裡—921國際反雀巢日

FWD: 中國人的化學掃盲 / 一個奶業工人的實心話

中國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學掃盲
從大米裏我們認識了石蠟
從火腿裏我們認識了敵敵畏
從鹹鴨蛋、辣椒醬裏我們認識了蘇丹紅
從火鍋裏我們認識了福爾馬林
從銀耳、蜜棗裏我們認識了硫磺
從木耳中認識了硫酸銅
今天三鹿又讓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學作用
外國人喝牛奶結實了
中國人喝牛奶結石了
日本人口號:一天一杯牛奶,振興一個民族
中國人口號:一天一杯牛奶,震驚一個民族

---

我不想再忍了,我所知道的奶業內幕!
我所學的專業是乳品工藝,剛畢業曾在某國內老大級乳業集團工作。職位——收奶員。

這幾天的三鹿事件,沸沸揚揚。其實在我看來,沒什麼奇怪的,事情總是要被揭穿的,只不過是時間問題,以及是哪一家企業成為那個撞上槍口的倒楣蛋。三聚氰胺————冰山的一角。也許這個事件就要告下一個段落,也許僅僅是個序幕的開始……

離職的員工到處去說原來公司的”壞話”,這個員工一定個沒有道德的人。曾經我也是這麼認為的,可最近我的想法變了,一個知道內情而不去告訴別人,眼看著別人吃虧上當的人,那才是個徹底道德敗壞的人。

離職後,我沒喝過一滴奶!

我先講一下,收奶的過程。奶農的牛奶由當地附近村鎮的奶站化驗收集,按品質高低,分等級付給奶農錢。品質的指標不外 乎PH值,蛋白質,幹物質這幾項。然後由奶站(當然了奶站是私人老闆的)用罐裝車混裝後運到工廠,然後由工廠取樣化驗,測算指標同樣按品質高低,分等級付 給奶站錢。不知道大家看沒看出來,想沒想到這種操作模式會出現什麼問題?有人說了,不是”天然牧場”"工業化收集嗎”? 有,的確有。但是我只能說:兄弟,你很傻,很天真!

奶農想多賺錢怎麼辦呢?簡單啊,摻水啊。那摻水指標降低就賣不上好價了怎麼辦?簡單啊摻****啊。奶站想多賺錢怎 麼辦呢?簡單啊……。奶站的奶是從各個散戶收來混裝到罐車的,有一家的突然變質了,怎麼辦啊,全車都倒了嗎? 幾十噸一罐的奶,蛋白質低了怎麼辦?幹物質低了怎麼辦?PH值低了怎麼辦?有的牛病了打過抗生素怎麼辦?有的牛催奶打激素怎麼辦?

話說回來了,奶農那點小計量能瞞奶站嗎?奶站那點小九九能瞞工廠嗎?如果我說,奶站不知情,工廠不知情。都是”不法奶農”幹的壞事,全國人民要把矛頭指向他們批判。那我可就真的,很傻,很天真。

我們從來不拒收奶,因為我們知道,一件東西是要充分利用的,這樣才能取得最大的價值,獲得最大的利潤。我們分罐儲 藏。最好的奶,供到車間做優酪乳(發酵型優酪乳或攪拌型優酪乳),因為不是好奶做不出來。其次,做純牛奶,高鈣奶之類的。再差的奶做花色奶即花生奶,早餐 奶等。還有那些發酸的奶怎麼辦呢,當然不能倒了,做酸性乳飲料,就是廣告狂哄亂炸的,女人小孩都喝的***。這是本公司最大的利潤所在,一盒奶的成本,還 沒有哪個包裝盒值錢。還有那種臭的熏人的奶怎麼辦呢,簡單,做冰激淩味道最好。還有那些又臭成粘稠狀的怎麼辦呢,做奶粉。當然這叫工業粉,它有它的用途, 不是裝袋子就上市場的。

我們有全球最大最先進的立體式倉庫,媒體都讚揚過,可是你就沒想想這快速消費品,生產出來就要賣的,搞那麼大倉庫什 麼用?酸性乳飲料越存放味道越好。那有人問了,生產日期怎麼辦?簡單啊,提前打一個月,你也許不信吧,因為在你心中那是小黑工廠做的事。那又有人問了,市 場上賣的豈不是過期奶? 我就這麼告訴你吧,你手中那盒奶就是過期一周了,你喝也沒問題。因為你所賣的奶是UHT超高溫滅菌液態奶。

關於UHT超高溫滅乳到底有沒有營養,我不想再說了,因為這個涉及到某人在某年為中國提出的一個口號,我們正向這個口號邁進,別管你喝的是什麼奶,反正是牛奶。

有個廣告,中國某企業已經是這種超高溫滅菌乳全球產銷量第一,難道是那些乳業發達國家真的比不上我們了嗎?其實是人家不生產這種乳品了。這笑話有點冷是吧。

那有人說了,我們以後喝高端奶吧,廣告都說想過有品位的生活就和那種奶。是啊,那奶是貴啊,貴的東西就好啊,那奶蛋白質高啊,高,實在是高,這一點澳大利亞人都服我們啊。

我就不相信地球上的奶牛能擠出那麼高蛋白質的奶……

此言一出,某些專家就會來”闢謠”又得列出一套資料理論,來”引導”大家。

是啊,我嘴沒人家的大,錢更沒人家拿的多……

還有很多關鍵的還是不說為好,知道了對大家誰都不好。生活是美好的。

真實案例看三鹿奶粉背後的KB的行業潛規則

目前鬧得沸沸揚揚的三鹿奶粉事件,作為一個可能的知情者和懂點化學的人,我也來談談我的觀點:

1、媒體也好,廠家也好,國*家品質監督也好,還是在忽悠大家,為什麼我敢這麼說,因為三聚氰氨根本不可能直接加入 牛奶中,三聚氰氨的市場售價並不低,奶農不可能不計成本的提高濃度,其次,三聚氰氨水溶性較差,要想完全溶於牛奶比較麻煩;那為什麼媒體,廠家,國*家品 質監督要異口同聲的說是不法之徒加入了三聚氰氨,其實就是為為了掩蓋一個更可怕的問題,那就是加入的其他毒性更大的東西,說穿了就是尿素,尿素作為一種便 宜的農家化肥,真是經濟實惠的”好添加劑”。

2、為什麼要加尿素,因為各乳品公司收購鮮奶,測試的標準主要是奶的蛋白質含量,說穿了就是氮的含量,尿素作為一種最普遍的氮肥,由於它獨特的分子結構,記得好象是兩個氮分子配個什麼我忘了,氮的含量當然高了,混入奶中,提高氮濃度,價格自然也賣得高了;

3、尿素怎麼轉化為三聚氰氨的,很簡單,奶粉的生產過程就是將鮮奶放在封閉的環境高溫環境下,然後採取噴霧的方式直接轉化成粉狀就成了奶粉,而尿素在高溫下會產生變化,生成三聚氰氨,OK,有毒的奶粉就這樣生成了。

最後,我在談談我怎麼知道這些內幕的,前幾年,是01年還是02年,我記不太清楚了,在辦理一件帶B社會性質的案件 時,他們主要罪狀之一就是把持我市某區的牛奶收購市場,長期以次沖好,我們在辦案中就瞭解到,他們在牛奶中加入尿素、少量食用油,然後加大量水(良心好的 加自來水,不好的就直接加池塘或者田裏的水),最後用專用的攪拌機進行攪拌,一批蛋白質濃度高的鮮奶誕生了,但最後幾個犯罪分子都翻供,說他們這種做法是 普遍的,並不是他們發明的,後來我們專門去天友瞭解,確實如此,他們對牛奶收購中出現的這些問題根本沒有比較有效的檢測措施或者是因為收購站點太多,沒有 精力和金錢來負擔這麼大的檢測開銷,所以對廣大奶農的行為基本採取的是默認的態度,而且據在天友的瞭解,這種現象在全國的乳製品行業是普遍的,只要存在向 奶農收購牛奶,就普遍存在次類現象,所以三鹿事件的發生就是必然的,而且這次三鹿出了事,全國其他所有乳製品企業都保持沉默,沒有一家跳出來指責,什麼原 因大家看了我的帖應該心裏有數了吧,最後弱弱的問大家一句,這樣的牛奶你們敢喝嗎?大家好!這幾天出現的”毒奶粉”事件和前幾年的”孔雀石綠”和”蘇丹紅 ”、”吊白塊”等事件一樣,震 國內外。如果您和您的家人不慎誤食含有”三聚氰氨”的奶粉,可以多食用些黑木耳。黑木耳對腎結石有強烈的效果,可以把腎結石剝落、溶解並排出體外。一般食 用量是已經發好的黑木耳一次50克(兒童)至150克(成人),一般一天一次或兩天一次。

摻假黑木耳的識別

1、看顏色:品質好的木耳呈烏黑色,色澤均勻;摻假木耳為黑灰色,並拌有白色的附著物。

2、看外形:優質木耳捲曲緊縮,葉薄且無完整輪廓;摻假木耳由於含有大量米湯和糖,其形態膨脹,顯得肥厚,少捲曲且邊緣較為完整。

3、看質地:好的木耳堅挺,有韌勁,用手不易捏碎,;摻假木耳較脆易碎,用手稍掰即碎斷脫落,放在口中易變軟。

4、嘗味道:優質木耳放入嘴裏嚼時,有渾厚鮮味感;而摻假木耳有甜味為了我們可愛的孩子請轉發給更多的朋友.積德難無人見,存心自有天知!

Monday, September 22, 2008

時事短評數則

毒奶粉事件和舞王夜店發生火警的事件,從側面上反映了中國大陸的「軟件」如人的素質、教育水平、生意手法、管治效率等還是和世界水平有很大的差距。當中國還在沉醉於奧運的成功,「中國人民已經站起來」的時候,這些事件實在是一個當頭捧喝 -- 要提高國民的水平不是二十年就可以完成的;這是一代、兩代人的事。從這方面去想,香港在中國以至在國際間的地位,暫時還算是穩固的。

---

整個金融風暴的始作俑者,我認為是那三間評級機構。在次按風暴之前,他們還不是收取其他金融機構的金錢,用金融工程的方法把風險都分散、隱藏起來?這樣的黑心錢,恐怕相比毒奶粉還不算是好很多。我不明白,他們在投資者眼中還有甚麼公信力?還不如關門大吉的好。

---

買了雷曼兄弟債券的「苦主」,感覺上有點輸打贏要;作為投資者,「先求知、再投資」乃是第一要義;收取比定期更高的利息,卻不去理解其中的風險,出事後卻又以銀行誤導為理由索取賠償。政府保護小投資者是重要的,但如果他們動用政府錢去賠償的話,上街的肯定是我。

Friday, May 30, 2008

易地而處

有時我會想,如果我是另一個人,我會怎樣做。

如果你是董建華,做第一任特首,你會否學他一樣?現在的答案當然是「不會」,但請想像一下:你是中央欽點的人,背負著「為港人治港、一國兩制」做一個好榜樣。台灣將來為否回歸袓國,和你的統治能力大有關係。香港七百萬人經過英國百多年的統治後,全部寄望於你去改善他們的生活;長期的高地價政策令小市民日做夜做也負擔不起一個像樣的生活環境;金融風暴後港人意志消沉,而香港卻偏偏是一個和高度外向型和開放的經濟體系,又沒有獨立的貨幣政策,不能靠減息去振興經濟。你會怎樣做?

如果你是周一嶽,老闆要你處理醫療融資這個燙手山竽。你知道要從人口袋裏要錢是不得人心的;人口老化問題越來越嚴重、將來這個社會未必承受得了的;藥廠開天殺價、醫生同事要加人工、自己是沒有本錢和他們討價還價的;長期病患者的醫藥費並不便宜,但基於人道原因不可以要他們用者自付;醫生在做手術時用電話、護士將避孕藥當安胎藥給病人食但卻要你對大眾解釋。你會怎樣做?

我並不是要平反甚麼,只是有時覺得做英雄還要看時勢--在這兩年做曾蔭權、曾俊華,搞搞大白象工程(我到現在也不明白為甚麼政府總部要在市值數百億的添馬艦興建)、向民眾大灑金錢(反正羊毛出自羊身上,這些錢還不是大家交稅、買貴樓、買賣股票而來的)相比來說幸福得多。

破壞容易建設難。現今香港社會,批評聽得太多,有建設性的意見卻太少。「易地而處」恐怕是現今的香港人所需要的。

如果我是陳冠希......

Saturday, April 12, 2008

轉載:「女首富」張茵剝削工人實錄

剛讀畢「大學師生監察無良企業行動」的報告,其中用很大的篇幅描述本港的上市公司玖龍紙業(2689.HK)如何剝削工人。再看其公司的股價表現,只可以說一句:「活該」。












報告節錄如下:
-----


五)「玖龍紙業」工作條件報告──「女首富」張茵如何剝削工人?
A) 背景
玖 龍紙業2006 年於香港上市,高峰期市值近一千億港元。玖龍紙業主要業務為包裝紙產品之製造,產品包括卡紙、高強瓦楞芯紙及塗布白板紙業務,以及製造本色木漿等。玖龍紙 業於中國內地共有兩個廠房,一個位於廣東省東莞市,另一個位於江蘇省太倉市,分別聘用約9,000 及約6,000 工人。玖龍紙業正在於重慶和天津興建第三和第四生產基地。玖龍紙業被指是中國第一、亞洲第二、世界第八的造紙巨頭。

玖龍紙業集團主席張茵 女士,曾被2006 胡潤百富榜評為「第一位中國女首富」,同時她亦是「全國政協委員」。近半年,張茵曾多次高姿態的在公開場合抨擊國家保障工人權益的政策。張茵曾表示:「從 發展角度來講,一個國家如果沒有貧富懸殊的話就不會富強起來」、「法律過於保護勞工的話,企業就很難運作了」。張茵近來亦大肆抨擊《勞動合同法》立法,張 茵指:「新實行的《勞動合同法》提出的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相當於計劃經濟時代的鐵飯碗,對資方和無技術的勞動者,都是一種壓力」。張茵更以全國政協委員身 份,在早前兩會提出撤銷《勞動合同法》其中一條最重要的條文──無固定期限合同。

據東莞廠受訪工人指,2007 年12 月13 日,有約2000 名原料場的工人因不滿工廠無理扣減9 月、10 月及11 月工資,強迫工人以低薪與勞務公司簽勞動合同,以及把工人過去的工齡一筆勾銷(勞務公司給工人的新勞動合同上只有960 元6的月薪,比以往1500 至1700 元/月大幅度下降)而集體罷工3 天,並堵塞門前公路造成交通癱瘓。而據太倉廠受訪工人指,2007 年年底,原料部也有約500 名工人因不滿勞動合同安排罷工4 天。兩家玖龍工廠的罷工,明顯不是由《勞動合同法》立法所引發,是由於廠方違法清算工人工齡、無理克扣工人工資以及無故減卻工人工資而致。

B) 工人僱用情況
1) 玖龍東莞廠:
東 莞廠總共約有工人9,000 人,男工佔90%。2008 年之前,其中有約3,500人是長期的「臨時工」,主要在「原料部」工作。不過,「原料部」其實主要負責紙品的原料生產及供應,對整個生產過程而言,是重 要而不可或缺的工序,明顯並不屬於「臨時」或「輔助」性質。

♦ 2007 年12 月東莞廠罷工事件詳情
玖龍紙業於罷工後發出的新聞通知7表示:「參加昨晨發生罷工事件的臨時員工,約有數百人,事件起因源於早前有謠言指玖龍紙業將調低臨時工人工資,甚至有傳言指臨時工人將被解僱,因誤傳錯誤訊息付員工誤會而觸發事件。」然而,受訪工人所說的,卻是另一個故事。

多 名受訪工人表示,從去年9 份月開始,「原料部」的「臨時工」被減薪了200 元工資,10 月被減薪500 元,兩個月合共減了700 元,並將職長降職至生產線上工作。受訪工人估計,那是由於《勞動合同法》即將實施,工廠想將大部份的工人轉為「勞務派遣」工,以減少《勞動合同法》對公司 用工的限制,於是便以每月大幅減薪及降職的方法,迫使工人自己辭職──連工廠辭退工人的賠償費也可省回。11 月份開始,工廠要求「臨時工」與勞務派遺公司簽合同。可是,與派勞派遣公司簽的合同上表明工資只有960 元,較與玖龍正式工
人簽合同的1500、1700 元工資少四成,令他們非常不滿。12 月13 日遂由職長帶頭發起罷工,聯合所有的「臨時工」共2000 多工人,於玖龍門外的進港路罷工堵路三天。

♦ 拒絕與工人建立固定勞動關係以逃避僱主責任
自2007 年12 月罷工後,「原料部」招聘的新員工(稱為「輔助工」)都是和「南方人才市場」和「廣州紅海勞務派遣」等勞務公司簽的合同,合同期為一年。於是,以後在玖龍 東莞廠「原料部」工作的,都是勞務派遣的「輔助工」,不被當成工廠「正式工」:玖龍廠不與「輔助工」簽訂合同,「輔助工」不能住在工廠宿舍、「輔助工」全 年無休(一年須工作365 天)等。不過,這批「輔助工」的管理權還是在玖龍廠手上──工資還是由玖龍廠發,玖龍廠還是有權從「輔助工」工資扣取罰款。「輔助工」工資較「正式工」 低:男工月薪只有約1400 至1500 元;女工約1300 至1400 元。

玖龍東莞廠以「輔助工」之名,使用大量「勞務派遣」工人長期和固定從事「原料部」工作,明顯是拒絕與工人建立固定勞動關係以逃避僱主責任的做法。

長 期以來,原料部「輔助工」都是不為工廠承認的工人,是臨時工。據東莞廠工人表示,有別於生產部門的工式工,這兩種工人都是長期的臨時工,自有這些工位以來 工廠都沒有依法跟他們簽訂勞動合同,沒有工傷、養老等保險,亦不享有工式員工的福利待遇,如不可入住工廠宿舍,沒有任何補助,沒有雙休日及法定假日,沒有 加班費。一名原料部工人表示,2007 年整整一年,只有指節放了兩天假,共上班363 日。

「輔助工」還分為兩種,一種是入職時通過身 體檢查要求的,一種是入職時沒有做身體檢查,主要是從在最惡劣衛生環境工作的崗位,如「揀白卡」的女工。入職時沒有做身體檢查的崗位的工人,更被禁止在工 廠食堂吃飯,必須自備食物,在夏天高溫時節,又沒有適當的食物存放地方,對工人的飲食健康十分不利。工人更表示,工廠為了規避對工人職業安全健康的保障責 任,粉塵嚴重的原料部女工崗位,都只請那些生完孩子的中年女工,而不請年輕女工。一名男輔助工,做了十年的「臨時工」,最近才因為管理人員覺得他「聽話」 而有機會轉到生產部成為工式員工。輔助工被要求隨時聽從管理層要求調配到危險任何崗位,而事前不會有任何職業安全培訓,工人指上班都會很擔心,哪天會被弄 傷弄死,一個工人講:「出來打工,也不就是為了生活,可是再窮也不想丟了性命或殘廢啊……」

這種對待輔助工如「下等賤民」做法,在權益被侵犯以外,對工人來說更是對他們作為一個人的侮辱。而這就是所謂「用工自由」下的玖龍廠輔助工人的命運。

2) 玖龍太倉廠:
太 倉廠總共約有工人6,000 人,「原料部」佔約2,000 人。2008 年1月1日起,太倉廠新招進來的「原料部」工人都是和昆山的「思拜克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動合同,合同期為一年。「派遣工」底薪850 元,加上加班費月薪約1,300 元。不過,太倉廠的「派遣工」享受醫療保險、工傷保險、養老保險待,加班費基本上按勞動法來算,平時不加班、周六周日兩倍工資,不過,法定休假日並沒有三 倍工資。

太倉廠的正式普工每月工資連加班費約1,800 元,比「派遣工」高500 元。不過,不論是正式普工還是「派遣工」,工人工資都被扣押約一個月,而且沒有明細工資單,受訪工人都表示不清楚工資是如何計算出來的。

C) 不同部門工作內容
♦ 原料部
主 要負責原料的生產供應,很多從國外回收回來未經任何衛生消毒處理的廢紙,就是從原料部開始分類,如「揀白卡工」,就是從垃圾中把白色的卡紙找出並分類。工 人指原料部是全廠最差的部門,到處是灰,像農村打麥子時一樣多。受訪工人即使隔著多層口罩,灰也會被吸進鼻子裏。該工位大多數是計件工,受訪工人指沒有進 行過任何消毒處理的廢紙一打開就到處都是灰。工廠每月只發四個棉口罩給他們,但受訪工人說:「戴十層口罩都髒得不知道裡面有多少的外國細菌呢!」

「揭 面紙」是另一個工人最討厭的工位。工廠把從外國拉回來的紙泡在水裡,然後將面上的紙揭下來。工人不能戴手套工作,因為若要把面紙揭下來,只有用指甲摳。我 們見到,很多工人的手泡幾天後會潰爛,有些還發炎膿腫。「堆場」:司機將貨運來之後,「堆場工」負責將貨整理上叉車然後堆放起來。「堆場工」操作機器易出 工傷。而如果工人在擺貨過程中夾爛了卡紙,每50 公斤以上要賠償20%,50 公斤以下賠償30%。一卷紙好幾千元,重達幾千斤,「堆場工」一旦被罰,損失很大。

受訪工人指原料部堆滿了紙包,滿地都是垃圾,車間是密封的空間,通風系統設施差劣,氣味很難聞。

♦ 生產部
主 要將廢紙加工成好紙,主要工序先將紙分類-泡爛-漂白-入蒸汽打成紙泥-入紙機造成原紙-染紙-過膠-切紙。上游工序車間,沒有空調也沒有風扇,夏天非常 炎熱,員工戴的都只是普通的布口罩,受訪工人指對粉塵根本起不到什麽作用。下游工序由於有化學品和高溫的蒸汽,工人指工作有一定危險性。

♦ 物流部
此 部門司機開拖車往返於港口、工廠、客戶之間。「物流部」司機經常被罰款,而且有很多條款司機都不清楚,只是知道經常被罰,而且有時還被交通警罰。有時超載 了,運氣不好被交警抓到了便要罰款,司機自己支付。可是,裝多裝少貨,是由工廠决定的,司機只負責開車,抓到的話,卻要自己出錢。司機月薪約4000 至5000 元。

♦ 包裝部
獨立部門,主要是打卡紙,將啤好的卡紙邊角廢料用手拉掉,很多工人手都被劃傷,也非常辛苦,工資也相對較低。

♦ 基建部
此部門與各建築公司簽商業合同後,不再和民工簽勞動合同,而民工也沒有與建築公司簽勞動合同,所以此部門工作的民工是沒有勞動合同保障的。此部門約有民工3000 人,每天工作8 小時,工廠不包他們的食宿,他們須自己搭工棚住,飯則則叫外賣,每份約5 元。

D) 玖龍東莞廠工傷事故纍纍、大年初一出現工傷死亡事故
受 訪工人指東莞玖龍廠的工作環境很危險,工傷事故常有發生。當地玖龍工人都流傳一句順口溜:「月月有工傷、季季有人死」。受訪工人對調查員說:「原料部叉车 撞到人、鐵絲刺傷人;生產部機器壓死人、造紙機捲進人8,貨物砸死人,很恐怖!」受訪工人說,玖龍受工傷的工人都是送去麻涌醫院治療的。麻涌醫院的外科部 和骨科,有很多玖龍的工傷工人。當調查員到麻涌醫院視察時,發現每層樓都有兩至三名保安。如要進入,必須清楚交代找哪個病人、病房、床位,才准進入。麻涌 醫院守衛非常森嚴,和其他東莞市的醫院大不一樣。

受訪工人指最經常發生工傷事故的是「堆場」。由於「堆場」的中間的過道只有兩輛叉車寬, 以方便兩輛叉車來回過,而叉車又經常以高速行駛,所以工人在內行走,很容易被叉車撞到。受訪工人指曾發生多起工人被叉車撞死的意外。此外,由於工廠經常把 「輔助工」調來調去,哪里缺人就會找「輔助工」去幫忙,「輔助工」接受的安全培訓又不足,所以不少「輔助工」對要去幫忙的崗位根本就不熟悉,出現工傷事故 便很平常9。受訪工人指,去年就有一個「
輔助工」到生產部幫忙時,掉到沉漿池裡。

今年二月七日(大年初一),凌晨三時生產部仍然要加班,工人將一卷卷成品的大紙,從二樓吊到一樓。在運吊的過程中,機器的鋼管疑負荷過重突然斷開,成品紙及卷紙筒的鐵皮從二樓高處掉下,壓死一名男工。

今年三月中旬,又一名26 歲貴州籍熱電部男工,工作時被掉下的貨砸到,右手骨折,已住院十多天。

E) 張茵「點血成金」──藉工傷事故歛財
中國法律規定,工傷事故賠償完全是僱主的責任。僱主有責任為僱員購買工傷保險,否則出現工傷事故的話,僱主須要全額負擔。然而,玖龍紙業的做法,不單完全違背上述原則,更強迫其他無辜工人因工廠出事工傷事故而繳付巨額罰款。

以 東莞玖龍今年二月七日(大年初一)淩晨三時生產部工傷死亡事故為例,受訪工人從工廠通告得知,因該次工傷事故,廠務副總被罰款3000 元、經理罰款2000 元、值長罰款1000 元、班長罰款1000 元、普工罰款不詳。一名知情工人說:「後來廠裡賠了一些,保險公司賠了一些,結果就完事。」

受訪工人指,每次出現工傷事故,同班的其他工 人通常會被罰款300 元至幾千元,同時工傷受害者也可能會被罰,而受罰的範圍則視乎不同部門的處理方法。一般而言,嚴重工傷如肢體傷殘、死人,就會罰「責任人」(即相關的所有 上層管理人員),而不罰當事人;輕微的工傷事故,則連受傷的當事人都要被罰款。受訪工人說,原料部若某個班的工人發生工傷,會整個班罰款;若司機車死人, 則全部司機罰款。一名在工廠工作了七年多的司機說,僅僅是因為工傷事故,他被罰了二、三十次了,每次都在工資裡扣兩三百元。

玖龍廠的一個班由20 至50 工人不等。以出現一個工傷事故罰300 元計算,玖龍廠可以因一個工傷事故「賺」6,000 至15,000 元。若出現工傷死亡事故,收取的罰款會更多。

F) 無理罰款工人以賺取利潤
除 了工傷罰款外,玖龍廠似乎信奉「罰款」是最好的管理手法。在玖龍廠的《員工手冊》上,洋洋灑灑約有15 頁是說「罰款」的,共有87 條「罰款」條款。雖然玖龍廠普工的月薪只有1,500 至1,800 元,罰款金額卻由300 元至幾千元不等,甚至幾萬元的罰款都有。有受訪工人憤憤不平地指責:「這樣工廠每月藉罰工人的款,都可以賺數十萬元了!」

玖龍東莞廠《員工手冊》內容:

輕微違紀:工廠有四個大門,如果不按規定從東大門進廠、坐車插隊、進廠不戴廠牌、亂丟垃圾、不戴勞保用品、遲到半小時、忘記刷電子卡、「上班不准就餐、吃零食」等四十多條「輕微違紀」每次罰款300 元,累記年滿六次開除(詳見《員工手册》第20 至23 頁)。

一 般違紀:一般違紀每次罰500 元,另加警告處分,取消當月獎金;第二次罰1000 元,另加記過處分,取消年度調薪資格。第三次除名。一般違紀例子如「上班睡覺或發現別人上班睡覺不舉報」、代人刷卡、在工作場所吵架等。曠工一天罰500 加扣獎金,曠工三天按自動離職處理,不給結算工資(扣掉兩個月的工資)(詳見《員工手册》第24 頁)。

嚴重違紀:一經發現立即除名,並罰款1000 元以上,如在廠區抽烟罰款2000元、在工作時間玩手機罰1000 元、另有「散播有損公司謠言,有煽動怠工或罷工行為的」等等共18 條(詳見《員工手册》第24 至25 頁)。

玖 龍太倉廠自2008 年1 月後,工廠罰款將最低罰款額度降至了50 元,在工廠的內部電郵通知可以看到,該廠每天約罰20 至40 人,每次罰款額為50 至300 元。其中被扣最多的是基建部和運輸部,如果工人將車停在2 號線,而工廠一定要停1 號線的話,就會被罰,如果不接受罰款,就會被沒收駕駛證。另一個例子是:2008 年3 月9 日中班叉車司機用電腦轉載歌曲時被發現,其領導被指「對辦公室管理不嚴」同時被罰,各被扣100 元。

Saturday, February 2, 2008

呢個就係我既家?

有時對香港真係幾心淡。

以前香港揚名國際靠的是奮發向上的的精神。由一個小小的漁村變成一個國際大都會,這是每個香港人也應該覺得光榮的。

但近年大家看到的是甚麼?古惑天王因上載兩隻光碟被判監而成全球首宗因侵犯知識產權而入獄的案例、胡仙案因法院以員工就業理由而被判無罪、謝霆鋒頂包案中的警員被判刑六個月而當事人則判處 240 小時服務令、富豪因超速停牌改為扣分罰款等。今天又再聽到有人因懷疑發佈不雅照片而被扣押八星期 - 我剛聽到時還以為是捉到香港頭號通輯犯。警方要搜集證據無可厚非,但八個星期的時間恐怕是太長了罷。這個程翔在中國被扣押有何分別?一而再、再而三的發生同類事件,恐怕警方拍多一萬輯警訊、找一個再英俊十倍的師兄做主持也改不了形象。

-

這次祼照風波發展至今,恐怕已非「相片是否合成」這個問題(因為已早有公論,香港人不是傻的)。全世界每年把「Britney Spears」移花接木的人大摡不在少數,卻從未聽過被告受如此對待。莫非這數個本港藝人的價值比她還高?

為了那數位當事人的名譽,而犧牲一個人的自由,絕對不是一個等價的交換。相片曝光,大眾雖然覺得驚訝,但大多數人只是替女受害人感到不值。畢竟男歡女愛乃人之常情,藝人既是人,那又有何不可?在這件事中她們要繼續虛偽下去無可厚非,但要找人做犧牲品則未免太過份。再者,查下去的話,自然要鑑定這些相片的真偽。是真的話,則被告只可被判以「發佈不雅物品」罪名成立。是假的話,我倒想警方再作調查,看誰可以作出這些騙倒全球華人的照片!

-

忽發奇想:扣押在一個情況下是合理的。那就是有其他勢力介入想找人祭旗,而需要加以保護被告......

-

在現時的社會環境下,本人只好發以下聲明:以上所言,全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Tuesday, January 1, 2008

貝娜齊爾之死

政治,作為人類生存智慧的結晶,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最近貝娜齊爾被行刺身亡,各新聞媒體花了不少篇幅去悼念這位「烈士之後」、「花蝴蝶」。剛剛在網上看到一些另類的聲音,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Pakistan's Flawed and Feudal Princess。這篇文章錄自觀察家報 (The Observer)。

文章的最後一段說出了重點:

Benazir Bhutto was a courageous, secular and liberal woman. But sadness at the demise of this courageous fighter should not mask the fact that as a pro-Western feudal leader who did little for the poor, she was as much a central part of Pakistan's problems as the solution to them.

Sunday, August 5, 2007

Hypocrisies are All Around

I am reading the book "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 Man" written by John Perkins. This is an excellent book about a profession whose job is to cheat the poor countries and expand the influence of an empire (i.e. Uncle Sam). I was particularly impressed by the speech of an Indonesian woman:

---

"What a horrible thought!" I [the author] could barely contain myself. "What can we do to change this?"

The English major looked me directly in the eyes. "Stop being so greedy," she said, "and so selfish. Realize that there is more to the world than your big houses and fancy stores. People are starving and you worry about oil for your cars. Babies are dying of thirst and you search the fashion magazines for the latest styles. Nations like ours are drowning in poverty, but your people don't even hear our cries for help. You shut your ears to the voices of those who try to tell you these things. You label them radicals or Communists. You must open your hearts to the poor and downtrodden, instead of driving them further into poverty and servitude. There's not much time left. If you don't change, you're doomed".

---

The world has obviously not learned a lesson. The current issue of Economist (August 4th, 2007) reported that America would be supplying Arabian countries with $63 billion worth of arms, Israel included. What's more, U.S. is having a deal with India on nuclear co-operation - a country which has never signed the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 Isn't it the best example of having a double standard (or triple / quadruple, who ca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