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November 17, 2008

又係香港經濟

近日聽到最多的新聞就是裁員。金融業的災情尤其嚴重,所有大中小型銀行、基金、投資公司無一倖免。大家可以到 DealBreaker 看看標題便知:

17/11/08: UBS - 30% of the Investment Bank (Rumour)
17/11/08: Citi - 50000 jobs gone
12/11/08: Morgan Stanley - 10% of Institutional Securities, 9% of Asset Management
12/11/08: Chilton Investments - 20% jobs gone
10/11/08: Deutsche Post AG - 9500 jobs gone + shut down DHL's US operations

再加上今天星展銀行裁員 900 人、匯豐裁員 450 人等等,實在慘不忍睹。自己作為這個行業的一份子,當然不太好受。不過既然之前「玩大左」,現在唯有承受苦果,這也是無可奈何的。

對於經濟而言,本人並沒有甚麼真知灼見。想說的只是以下數點:
  • 香港仍然是內耗太多。民主派所提出的只是派錢方案(退休保障、最低工資),和協助雷曼迷債「受害者」要求銀行賠償等。我看不到有任何實質的建議。他們討厭共產黨,但他們比中國的共產黨更共產。
  • 樓價向下的機會仍然很大。裁員潮才剛剛開始,似乎還有漫漫長路要走。
  • 股市和經濟是「人帶狗」,股市有時候會比經濟先行,有時則會落後。個人意見是中國因素會令香港股市於今年年尾前有機會反彈,但整體仍然向下。
基本上香港的政策可以分三方面:向內、向外和向上。

向內
  • 近日所提及的十大基建,對促進就業是有幫助的。可是我覺得整體的方向不太清楚;究竟香港日後的定位如何?還利用這個機會發展金融中心嗎?如果是的話,請問香港有甚麼具體措施利用這次機會加強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
  • 高地價政策明顯削弱香港的競爭力,政府會否改變這項政策?
  • 最壞時間仍然未過去;香港失業率失至百份之八以上機會不少。本港的四大支柱,旅遊、貿易、物流、金融服務,全部搖搖欲墜;未來的方向該當如何?
向上
  • 中國近日提出大規模的基礎建設,香港政府會怎樣去幫助港企爭取合約?
  • 香港物流中心的地位日益下降,中國和台灣積極研究三通;政府有何對策去面對這一挑戰?
  • 本港和珠三角地區整合仍然不足。泛珠三角總人口有四點五億,如何去開拓這個市場?港珠澳大橋竟然談了二十五年才有結果,究竟有沒有官員要負責?
  • 現在有任何計劃去參與中國第十二個五年計劃 (2011 - 2015) 嗎?
向外
  • 相對來說,東南亞的經濟受影響較微。有機會從亞洲地區開拓商機嗎?
  • 出入口對中小企來說相當重要。政府能夠提出甚麼扶助措施?這些措施到位嗎?
  • 無可否認,這方面香港政府能夠做的實在有限。只能夠集思廣益,希望能夠想到一些好的方法。口水會嘛,做少一點也沒有所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