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March 9, 2008

<<Lions for Lambs>> 觀後感

我曾經走過數間影視舖去找這一套電影,昨日卻在家附近看到了。

<<Lions for Lambs>> 的中文名稱是 「命運迷牆」。故事以阿富汗戰爭為題材,但並沒有一貫美國式的電影鋪排:美國永遠是好人、敵人永遠是壞人、邪不能勝正、美軍永遠成為最後的英雄。老實說,這樣非黑即白的價值觀不知塗毒了多少人。無關主旨,暫且不談。

故事是由三條主線組合而成的。第一是湯告魯斯 (Tom Cruise) 飾演一個有入主白宮野心的政治家,接受梅莉史翠普 (Meryl Streep) 飾演的資深記者訪問。他曾在西點軍校以優秀成績畢業,但沒有前線作戰經驗。在訪問中他透露了向總統提出在阿富汗戰爭的「新策略」,派兵深入高地建立軍事據點,並希望傳媒配合宣傳。要求士兵犯險以爭取入主白宮的政治本錢,湯告魯斯的野心表露無遺。

第二是羅伯特‧雷德福 (Robert Redford,曾主演 <<諜戰 (Spy Game)>>) 飾演一個政治學教授,與一個有潛質但對政治現實失望的學生談話。他深知自己無力去改變現實,但希望學生能夠透過參與政治去改變這個社會。對話中談及兩人對美國社會中醜惡的政治生態、政治人物的虛偽和學生在金錢與社會公義之間取捨的問題。

最後是阿富汗戰爭的現場。羅伯特以前的兩位學生 (Michael Peria, Andrew Garfield) 為執行湯告魯斯的「新策略」而在山區遭到阿富汗民兵的圍攻,最後戰死沙場,令人惋惜。

這套電影反思了很多有關阿富汗戰爭的問題:
  • 為甚麼軍隊作戰策略由坐在冷氣房的政客提出?
  • 政客憑甚麼要士兵在戰場以身犯險?
  • 阿富汗戰爭打了六年,誰應該為此負責?如何善後?
  • 傳媒應該為了獨家新聞而淪為白宮的喉舌嗎?還是應該要有自己的立場?
  • 一個人在歷史的洪流中應該主動參與還是置身事外?
  • 大眾在讀新聞的時候,能看穿背後所代表的意義嗎?還是照單全收?
寫到最後一個問題時,想起了另一本書:<<Confessions of an Economic Hitman>> by John Perkins(中譯:一個經濟殺手的告白)。內容是關於國家怎樣在表面上以經濟援助窮國,在實際上卻巧取豪奪,令這些國家背負日益沉重的債項而險入萬劫不復之地。大家在新聞上看到的可能是聯合國對索馬里提供經濟援助,但實際上大部份的建設工程可能由美國一手包辦,所起的發電廠、水壩等對國家可能得物無所用。例子不勝枚舉。

「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我們是時候問自己這個問題了。